沈从文《月下小景》2<寻觅>
- 时间:
- 浏览:348
- 来源:墨吧
寻觅是一个文雅的高级词汇,在我这里它就是稀松平常的“找”,我对“找”这个字就太熟悉了。因为我就经常找不到东西。小学时候交作业,我都是要把书包里的书都倒出来才找的到的;后来上了初中,开始有了自己的自行车,我就开始疯狂地找不到自行车钥匙,以至后来我干脆就不锁车,把锁往轮子上面一搭假装锁上了。
小时候找不到作业,大了一点找不到车钥匙;现在呢,也不是说找不到对象,而是找不到自信和行动力,想想再过几年混着混就要随着大伙一起找找工作这样子……
就这么找啊找啊,再往后一个人在天涯海角、满世界乱跑,慢慢地连找什么到时候也该忘了吧。
沈从文根据佛经改编的这个故事《寻觅》,是一个“戏中戏“,众人围绕着火堆说着话,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,成衣匠经历坎坷说完话后不免气氛阴冷,故而他让一个”大胡子“讲讲故事。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年轻人从他父母那继承了家财万贯,而且娶了一个同样富庶而且年轻貌美的公爵千金,家庭幸福。突然有一天,年轻人捡到了一本描绘朱迪国的书,书中的描绘全是他闻所未闻的奇异景致。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,年轻人跋涉了三年到达了朱迪国;巧合的是,朱迪国国王因为同样的目的轻视了他的王位,步行三年去了白玉丹渊国。国王见到白玉丹渊国因为衰老死亡而愁眉苦脸的人们,有感于“知足常乐”和“对死亡的思考”回国,回国后他与年轻人相谈甚欢,年轻人认为“不知足安分,也可以得到快乐”因而继续他有所寻觅而旅行“的哲学,于是他又一个人漂泊了二十五年,遇到了各种人各种事。在一个有火堆的夜晚,年轻人寻觅到了他想要的东西。这个年轻人就是这个大胡子,三十年前离开新婚妻子和自己财富出去旅行的年轻人。
谈论生死,那是哲学家的事;世间疾苦,那终究是是政治家的任务;关于沈从文和文章赏析,那还是交给专门的学者去做吧,此时我只想说说“寻觅“。就像我小时候找作业、找钥匙,虽然这些活动并不能让我快乐,但是多少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暂时忘掉痛苦。找工作、找女朋友也好,关键是有”寻觅“的对象,因而拼搏上下寻觅求索。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