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?
- 时间:
- 浏览:321
- 来源:墨吧
蒙德里安用“格子元素”让大家记住了他,他纯粹而又抽象的作画风格,堪称是“Excel小王子”。
其实,蒙德里安并不完全等于格子,他在艺术探索的道路“大有文章”。
01 从未服务过教育界的美术老师
1872年,梵高出生后的24年,蒙德里安在荷兰中部的阿麦斯福特出生了。
蒙德里安从小在艺术的熏陶下长大,蒙德里安的父亲是位清教徒和热衷美术的小学校长,而宗教是对蒙德里启发和转变风格的关键。
8岁时,蒙德里安立志要当画家,但是家人认为艺术家是一项不稳定的工作。蒙德里安与父母多次商量之后,他承诺要取得美术教师资格养家糊口,父母才答应让他学习绘画。
但是蒙德里安拥有教师资格之后,却未曾在教育界服务过。
02 写实的抽象派画家
其实,作为20世界荷兰美术史上的大画家,蒙德里安一开始画的并不是抽象画,而是写实的风景画。
在早期,蒙德里安在叔父福尔兹的指导下学习绘画。叔父是一位海牙画派的画家,因此蒙德里安得到写实浪漫的真传,传统的风景画是蒙德里安的绘画主题。
03 比利时之旅的初转变
1892年,蒙德里安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,正式接受学院派的训练,也奠定了他深厚的写实能力。
1903年,蒙德里安去比利时见朋友,被比利时风景画中冷静的色彩和干净的线条吸引。而后,他重返阿姆斯特丹,绘画风格发生了第一次转变。
▲1903年-1905年 by Mondrian
和传统风景画用光影来表现不同,他更偏向于节奏感的组合构图,通过线条和色彩来达到画面的和谐与节奏感,但还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界徘徊。
1905年,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了大型展览荷兰光色派「Dutch Luminism」,有点类似于后印象派,通过点和短线来表现光。Mondrian 受其影响,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转变,他开始关注色彩并将用色减少到原始色。
04 去掉一个“A”的Mondiran
1911年,蒙德里安见识了毕加索和布拉克等立体派的作品,深受震撼。
彼年的圣诞前夕,39岁的艺术家解除婚约前往巴黎,他将名“Mondriaan”中减去一个“a”以誓转型。
于是,1912年,他移居巴黎,加入巴黎的Avant-Garde,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转变。不过与分析立体主义不同的是,他并不用组合结构去表现三维,而是平面的,到后期更是避免使用曲线和斜线,只用水平线和垂直线。
▲1911年-1913年 by Mondrian
05 为“格子“助力的三个人
1914年的夏天,蒙德里安回荷兰看望他病危的父亲,爆发的一战阻断了他回巴黎的计划。荷兰在一战时是中立国,所以他不得已留在了家乡荷兰。
也就是这段躲避战争的日子里,Mondiran 遇见了三个对他后来风格影响至关重要的人,开始了他的第四次重大转变。
1)创建De Stijl 杂志的杜斯伯格
1915 年,Doesburg(杜斯伯格)和蒙德里安共同创立了 De Stijl 杂志。Mondrian 在 De Stijl 上发表了很多文章,阐述自己的艺术思想。
2)施恩马克斯的哲学思想
Schoenmaekers(施恩马克斯)的哲学理念水平和垂直是世界构成的两大基础,红黄蓝是三种基本颜色,这对 Mondrian 影响很大。
3)彼此吸引的Leck
1916年,Leck和Modrian相遇,Modrian为 Leck 在色彩上的使用而欣喜若狂,Leck 则在 Mondrian 对抽象的追求里找到灵感。
06 他将一生的纠结,画成了直线
1940年,Mondrian 移居纽约,完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转变。他将一生的纠结画成直线,粗重的黑色线条控制着由红黄蓝三原色构成的矩形。
凝视它们,你会发现宇宙中最质朴的美,乏味的世界瞬间凝练升华。
Mondrian 终身未婚,一生都在追求纯粹的艺术。他对现代艺术影响甚大,比如 Miles 的 「Less is More」就是受到他的影响。又比如他留下的“格子”组合,成为艺术设计中永不过时的的经典元素。
如果你也恰好是个格子控,那下面这几款日常趣物,你应该会喜欢。
这款融入几何元素的zippo打火机,将积木格子与“火”结合,将艺术表达更为“纯粹”。
这款采用天然原木打磨出的多功能收纳盒,可放置名片或香烟、小首饰等。独具特色但又不张扬,不失为一份与陌生人交往的加分项。
这款镇尺,是西方极简美学与中国传统的碰撞,仿佛可以看见灵感在书案上纵横驰骋。
扫描二维码,查看更多心意好物▼
猜你喜欢